煤化工是解决中国不平衡能源结构的关键,是我国能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。
在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初期,原油价格偏低,以及煤化工技术相对落后,能耗偏高导致成本较高,从而导致中国煤化工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不及石油化工。
但是,2021年下旬开始的国际油价持续高位,特别是最高达到120美元/桶的现状下,煤化工行业迎来了久违的高光时刻。
煤化工行业的高盈利,得益于油价的高位。但是,油价在什么水平下?煤化工行业开始具有竞争力?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关键竞争油价点位是多少?
目前行业内所达成的共识,是原油在45-50美元/桶,是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开始竞争的关键水平,那事实是否如此?
首先,我们先看一下历史上,不同工艺生产烯烃的成本对比情况。
根据从2013年至2021年期间内,中国不同生产工艺产出的烯烃成本变化来看,中国不同工艺的丙烯成本中,蒸汽裂解和西北煤制丙烯生产的成本最具竞争力,过去9年中,长时间处于成本最低的水平。而甲醇制烯烃,长时间处于成本最高的水平。
需要说明的是,西北煤制丙烯是以自己配套煤矿为前提的丙烯生产,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的生产方式,是以原油常减压后产出石脑油,再进一步裂解制取烯烃的生产方式。而外购甲醇生产的丙烯成本最高,也是过去数年中最不具备竞争力的丙烯生产方式。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西北CTO的生产方式,是自己配套煤矿生产,而自己配套煤矿生产的原料煤,来自于自身开采的坑口煤炭价格。由于每个地区的煤层深度不同,导致每个地区煤炭的坑口价不同,但是大多以140-230元/吨。
如内蒙地区的煤炭多以地表煤炭为主,开采成本较低,煤炭坑口成本仅有140-160元/吨。而陕西、山西、新疆地区的煤炭,埋藏相对较深,开采成本偏高,如新疆地区煤炭开采成本可以达到190元/吨。
如果自己配套煤矿,煤制烯烃成本是以自身煤炭坑口价格计算,而不能用煤炭市场价格测算。用坑口价格测算,得到的煤制烯烃成本更具有真实性。
另外,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的生产方式,其石脑油为国际石脑油换算成人民币的价格,其中国际石脑油价格,对中国石脑油的定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。目前主营企业中的石脑油价格,也是一体化项目中的核算成本,也都是参照国际石脑油价格进行内部结算。
所以,石脑油裂解制烯烃采用国际石脑油的价格,与一体化项目中的成本核算匹配,也能够反映真实的情况。
而其他的生产方式,无PDH、MTO、华东CTO等,全部外用外购原料的生产方式,其外购的原料来自于市场中的原料价格,不同企业虽有一定的优惠,但是通过市场价格测算烯烃成本的方式,具有一定的参考性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历史上不同生产工艺的烯烃成本,基本能够反映烯烃成本变化的真实情况,具有一定参考意义。
其次,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竞争性比较,需要依托原油价格固定的前提下进行。通过不同油价水平前提下,测算不同供应的烯烃成本。再根据烯烃成本,反推煤炭的原料成本。采用这样的分析方法的前提,是基于对煤炭坑口价的稳定性原则。
根据此方法计算得到,当原油在50美元/桶时,计算得到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的成本在3831.7元/吨。假设煤制烯烃成本也是如此,反推得到煤炭的成本在140元/吨左右
当原油价格上涨至60美元/桶时,对应石脑油裂解制烯烃的成本在4500元/吨左右。而当煤制烯烃成本也在此水平时,反推得到煤炭的成本在237元/吨左右。而这个煤炭的价格,是中国煤炭坑口价的最高价格水平。
也就是说,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成本竞争力关键油价水平,应该在50-60美元/桶油价。这个价格测算,是基于对煤炭的坑口价格,也就是煤制烯烃企业自备煤矿的开采成本,并非煤炭市场价格测算。
根据行业所说的45-50美元/桶,平头哥认为,随着目前人工、水电气成本的增长,煤炭开采成本也在增加。当前来看,原油在50-55美元/桶是煤化工竞争力关键水平线,是更贴近于实际情况。
第三,煤化工是我国化工行业战略决策的重要环节,也是解决我国不平衡能源结构的关键。煤化工行业目前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时间,其生产技术的大幅提升,驱动了我国煤化工生产成本的降低。但是,由于目前中国煤化工行业的产品规模,依旧无法撼动石油化工的行业地位,所以行业的话语权较弱。
煤化工产业中的大部分产品,其定价本质始终是依托油价的波动而波动,这也带来了油价对煤化工行业影响的主导性。随着煤化工行业规模的继续扩大,中国将会走出属于煤化工行业单独的一套定价逻辑,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煤化工行业的全球化崛起。
*免责声明: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。本文仅供参考,交流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捷迅化学删除